脑胶质瘤治疗进展
来源:多比医网 发布时间:2015-06-05 1000
核心提示: 脑胶质瘤发病率不高,但临床治疗疗效差,患者死亡率极高。手术仍是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要尽可能做到大程度地安全切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如何做
脑胶质瘤发病率不高,但临床治疗疗效差,患者死亡率极高。手术仍是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要尽可能做到大程度地安全切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如何做到完全切除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要靠上述先进技术。
一、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无论患者肿瘤的级别或是类型,都要尽可能手术切除,并注意尽量把手术损伤降到小。以往对于功能区胶质瘤要保存传导束、切除肿瘤很难。目前采取新的技术,如神经导航、神经功能导航、术中核磁共振、脑功能区定位、清醒麻醉手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术前手术计划等手段,为手术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导航技术利用红外线精确定位靶点,准确率高,误差一般在1 mm以内。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常规切除相比,应用导航后全切率由60%提升为82.7%,病残率由32%降为15%。术中核磁共振图像融合后进行三维重建,再在导航下定位将肿瘤切除,还可以在神经病生理监测下行病灶切除。
二、脑胶质瘤的放疗与药物治疗进展。
治疗脑肿瘤大的问题是大多数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使用亚硝基脲类药物可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副反应明显。替莫唑胺是一种治疗脑肿瘤的新型烷化剂,具有针对性强、特异性高,可透过血脑屏障,且副作用较小的特点。除对原发性胶质瘤有效外,替莫唑胺对间变性细胞瘤和复发的胶质细胞瘤亦有一定的作用。
三、胶质瘤治疗后评估与处理。
脑胶质瘤放疗后评估热门的问题是假性进展、假性反应。脑胶质瘤后期治疗后影像学如何评估直接导致后续治疗的不同,误诊必致误治。
(1)假性反应:是指 MRI T1的对比增强可反映别脑肿瘤的内皮细胞增殖,但并不等同肿瘤实体影像,亦不具肿瘤特异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过程中因脑组织损害、坏死而出现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血脑屏障破坏均可使MRI T1出现对比增强,易被误判为肿瘤进展;此外,治疗中如果使用类固醇激素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抑制剂等,由于减少了异常的血管渗漏而出现MRI T1对比增强减低,呈假性治疗反应。
(2)假性进展:有别于假性反应,是指患者在接受放疗后或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后,出现原有增强病灶体积变大,甚或出现新的增强病变,病变稳定6个月以上;在影像上酷似肿瘤进展,学者称之为假性进展。
(3)临床处理:放疗后疑是假性进展的患者,如无明显神经症状,应继续进行既往的化疗方案。如出现明显神经症状及组织水肿,脑积水很严重,则需进行干预。